公募与私募在定义上的区别是募集对象是否超过200人
公募与私募的界限在于募集对象人数(包括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募集对象超过200人的为公墓产品,募集对象低于200人的为私募产品。
什么是公募,就是公开募集资金,可以采用广告和推荐(比如邮箱电话等)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而私募即是非公开募集资金,不可以采用广告、公开劝诱和变相公开方式进行宣传。
打个比方,私募产品如同关起门办事,而公募产品不仅大门大开,还要实时直播。
因此,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从定义上的区别也是一样的,判断是公募基金还是私募基金看募集对象是否超过200人。
门槛高低是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的主要区别
我们比较更多的是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也有很多人将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和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混淆,认为私募基金就是封闭式基金,公募基金就是开放式基金(错误的)。
其实,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必知道私募基金的优劣势啦!因为看到投资门槛不能低于100万就会望而却步,自惭形秽了。也就是说,我们所见的投资基金,或者能够投资的投资基金都是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有钱人的投资产品,并不是普通大众的菜,因为即使你通过借款拥有100万,依然不能投资私募基金。
依照2014年8月21日证监会实施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里的第十二条规定,投资者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个人净资产不能低于100万元,以及个人的金融资产不能低于300万元,还有就是个人的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不能低于50万元。
而再来看公募基金,比如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门槛低至0.01元,几乎没有门槛。如采用基金定投方式,其他公募基金基本10块钱都可以投,门槛非常低。
因此,投资门槛可以基本分辨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普遍为封闭式基金,公募基金以“开放为主,封闭为辅”
私募基金的存在方式有两种:一、基于签订委托投资合同的契约型集合投资基金;二、基于共同出资入股成立股份公司的公司型集合投资基金。
但不管是哪一种,如要较形象的比喻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那就是国企与私企的区别。
公募基金募集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服务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而私募基金募集对象是少数特定的投资者,服务范围较小,也就规模较小(国内)。
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积极性差,活干多干少工薪照领,工薪来自基金管理费。而私募基金的收入与业绩挂钩,如果行情不好,或者操作不当,活可能就白干了(有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比例的,管理不当自己也会造成损失)——私募基金的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是利益共同体。
所以,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积极性很大,操作的高度灵活性和持仓品种的多样化,往往能抢得市场先机,赢得主动,使创造高额收益成为可能——从效率方面来讲,公募和私募就如同国企和私企。
至于其他的区别就无关紧要了,比如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投资目标、投资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则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较强的保密性。
再比如投资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投资品种(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股票基金投资品种都有所规定)、投资比例(比如股票基金单只股票仓位比例不能超过基金资产的10%,也不能超过该股流通股的10%,以及要持有20只以上等等)、投资与基金类型的匹配上有严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资限制完全由协议约定。
而在资金运作方面,由于封闭式可以更有效的管理资金,比如不存在随时赎回和申购,那么管理的资金就不必保持较大的流动性,可以更有效用的应用资金——以致私募基金基本是封闭式。
公募基金的面向对象是不受上限的(下限为200人),比如没有人申购,却有人赎回,那么基金本身就要保持较大的流动性,即保留有一定比例的现金,也就一致资金运作效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当然,也有部分封闭式公募基金,但数量相对少,比如2015年的时候就发行很多战略性基金,受期限三年的限制——我们一般看到的或被推荐的基金都是开放式公募基金,否则一般不会被你看到,只能搜索(封闭不再销售,对平台而言也就没有销售费用)。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两者各有什么优势?
前文已述,私募基金最大的优势是资金应用更有效用,同时基金经理的收入与业绩挂钩,多劳多得,至使其积极性更大,带来的效率更高——也就通常表现为收益率更高,但同时风险也相对较大。
而公募基金如同国企,活干多干少一个样,基金管理费用按资金规模一定比例收取,不管基金是否赚钱。显而易见,这会降低基金经理的积极性,以及公募基金大多数是开放式基金,需要保持一定的现金比例,导致资金效用较低。
但公募基金的优势也很明显,它表现为开放式时,投资者可随时变现,流动性非常强。而在门槛方面极低,远要低于定期理财产品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