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2021年的第一个交易日,ST金刚开盘大跌20%,股价报4.38元,总市值52.8亿元。但对于ST金刚和其5万多的股民而言,面临退市才是他们最担心的。
1月3日,ST金刚发布重大风险提示公告,公司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存在被强制退市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恰逢退市新规出台。因此有投资者预言ST金刚将成为“2021年新规退市第一股”。那么ST金刚会被退市吗?如果退市,散户们能否索赔?
“公司违法,不该让股民埋单!”股民陈先生说,陈先生这样的散户不在少数。
通报
ST金刚涉嫌重大财务造假
2020年12月31日,证监会通报了ST金刚信息披露违法案件调查情况,称豫金刚石(ST金刚)涉嫌重大财务造假,2016年至2019年财务信息披露严重不实。
证监会主要聚焦三大问题:一是连续三年累计虚增利润数亿元;二是未依法披露对外担保、关联交易合计40亿余元;三是实际控制人累计占用上市公司资金23亿余元。
对此,ST金刚表示,截止目前暂未收到中国证监会就上述立案调查事项的相关书面文件。公司存在被强制退市的风险,将及时披露后续进展情况。
事实上,ST金刚涉嫌的财务造假是很严重的行为,这从证监会极为严厉的用词可以看出。证监会认为,这是一起上市公司长期系统性造假的典型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违法性质严重,市场影响恶劣。证监会还称,我会将依法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责任。
ST金刚在公告中也提示,如依据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公司调整后的任意连续会计年度财务类指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的,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ST金刚被确认为财务造假,刚好遇上了退市新规出台,如此巧合也让股吧一片热议。“新规退市第一股”“仁东控股第三”“超级炸弹”......
造假
因业绩“大变脸”被调查
再回过来看ST金刚,是如何财务造假的呢?
2020年4月初,豫金刚石发布业绩快报修正公告,将2019年预计“盈利6743.80万元至9634.00万元”修正为“亏损45亿元至55亿元”。随后豫金刚石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豫金刚石进行立案调查。
历时8个月后,证监会公布调查结果,豫金刚石长期系统性造假。
当财务造假遇上退市新规,ST金刚何去何从。
2020年12月31日,深交所正式发布《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修订)》《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0年12月修订)》等(统称“退市新规”),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退市新规中,优化了重大违法“造假金额+造假比例”退市指标。具体调整为: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公司披露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或利润总额,或资产负债表连续两年存在虚假记载,虚假记载总额达到5亿元以上,且超过该两年披露相应数据合计金额的50%。
简单来说,就是将造假年限由3年减少为2年,且以连续两年造假合计数进行计算,防止恶意规避;将造假比例由100%降至50%;造假金额合计数由10亿元降为5亿元。
既然ST金刚已经被认定财务造假,那么按照新规,ST金刚是否会被退市呢?
解读
散户可以索赔,但司法难度较大
截至2020年11月10日,ST金刚股东户数为5.58万名,ST金刚的年终“爆雷”让这5万多股民懵了,一旦退市,投资者将损失惨重。
目前从证监会的通报来看,ST金刚累计虚增利润的具体金额尚未公布。但造假的手段、时长已经很明显。
对此,有报道称,有证券业务律师表示,“退市新规财务指标不追溯,但如果造假触及以前的退市标准,还是会退市。”
财务专家王耀武对封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尚不能定论,还要看是否达到退市新规的标准。
王耀武还表示,从目前ST金刚的基本面来看,ST金刚面临债务缠身、新规首行的状况,其翻盘可能性较小。
另一方面,对于陈先生这类散户的诉求,王耀武认为,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如果因为虚假陈述、重大遗漏等问题导致损失,散户是具有索赔权力的。但王耀武也表示,“只不过由于散户人数众多,司法难度较大。”
接下来,ST金刚走向如何仍未可知,封面新闻将持续关注。(记者 马梦飞)